近日,《书画里的中国》第三季走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,以一场沉浸式直播带观众探访 “林籁起予——马楚航花鸟画作品展”。直播中,青年画家马楚航亲自导览讲解,更在镜头前现场挥毫创作,让观众零距离触摸花鸟画从传统笔墨到当代表达的生动蜕变,感受丹青世界里 “林籁有声,笔墨新生” 的独特魅力。
展览以“林籁起予”为题,划分“新绿沁纸”“山野虫鸣”“线写风漪”“砚上苔痕”四个单元,宛若为观众铺展一卷“流动的花鸟生态志”马楚航的创作,始终以传统为根基,系统临习宋元明清花鸟画名家之作——崔白的灵动、赵昌的设色、徐渭的狂放、任伯年的鲜活…… 在临摹作品里,能清晰看到他对传统笔墨“取法乎上”的研习脉络;近年聚焦近现代花鸟画变革的研究,又让他对“形式语言如何演进”有了更深思考,为传统笔墨注入当代表达的可能性。
《绿野》马楚航
临元代王渊《桃竹锦鸡》马楚航
写生,是他艺术实践的核心“密码”。直播镜头扫过展厅,《山野虫鸣》系列以写意或没骨手法捕捉草木 “萌发的生命律动”,《线写风漪》系列则用白描技法精谨摹写繁花野卉——无论是满枝盛景,还是溪畔幽花,都透着他“精谨入微”的观察与“鲜活清新”的笔墨转化。这份对写生的持续热情,让他的作品始终充盈着自然生气:画面里,炮仗花似火焰燃烧,旅人蕉如青云直上,墨色与花影交织处,尽是蓬勃的生命跃动。
《山野虫鸣系列》马楚航
《晴阳》马楚航
直播尾声现场作画环节,成为最具冲击力的 “艺术现场”,马楚航笔下,或有淡彩晕染的兰花,嫩黄花瓣衬着紫红花心,长叶舒卷间尽得写意风流;或以黑白灰墨色塑造兰石相依之景,笔锋起落间,传统笔墨的骨力与气韵扑面而来;又或绘芙蓉花开,粉紫花朵与苍劲墨叶交织,尽显花开秾丽与生动。
马楚航直播现场创作的三幅作品
《书画里的中国》第三季通过直播,把展厅里的“林籁”之声传递给更多观众,当镜头聚焦马楚航笔下的花鸟,传统艺术不再是“博物馆里的标本”,而是在直播镜头下,与当代人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。这恰是节目的意义,以创新形式让书画里的中国“活”起来,也让更多人看见,青年一代正以自己的方式,续写着中国花鸟画的当代叙事。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entok.com.cn/TV/651.html